【两会看检察】守护花开,“未”爱撑起法治蓝天
2023-12-25 10:19:1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周玉意 | 作者: | 点击量:7620 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一年一度的怀化两会已经召开。一年来,怀化检察工作都有哪些亮点?检察成绩单怎么样?本报特开设“两会看检察”栏目,一起回顾怀化检察的2023年,敬请关注!——编者按

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易波 张灵露)孩子,总是个能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地方的群体;孩子,总是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;孩子,不仅承载着一个小家的希望,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。他们,应该像树苗、像花朵,在一个健康、安全的环境中成长、绽放。但近年来,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频发引人深思。怀化检察机关以深入落实“一号检察建议”为牵引,纵深推进“利剑护蕾”专项行动,今年来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依法批捕、起诉、监督立案。综合运用惩治、预防、监督、教育等方式,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、规范化、社会化建设,致力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全方位保护,市检察院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,沅陵县检察院“‘小背篓’检爱护未站”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。


为少年修复成长的第一“摇篮”

       家庭是人成长中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人生中第一位老师。少年如一粒种子,正确播撒,小心施肥,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,家庭就是给予其养分的重要来源。
       近年来,未检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,不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都和监护缺失、家庭教育不力有关。怀化市检察机关始终关注未成年人的“家庭保护”,对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人依法制发督促监护令166份,对涉案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63次。
       在芷江特殊教育学校里,小晴晴(化名)一直滞留学校没能回家。老师们轮流接力,照顾了近1个月,学校也多次联系小晴晴已经离异的父母,但由于种种原因双方不愿来接自己的孩子。
      芷江检察院的未检检察官们在一次送法进校园时得知了该情况,他们第一时间看望了小晴晴,在对事实基本掌握后,与县公安、妇联、民政的同志共商解决方案。找到小晴晴的父母对他们进行释法说理,发出了怀化市首份督促监护令,小晴晴父母不再“撂挑子”,将孩子领回并依法履行其监护职责。
       对办案中发现的此类家庭缺位、亲情缺失的问题,芷江检察院依托“小白鸽”未检工作室,将普法说理、亲子教育贯穿办案全过程,推动亲子关系修复、成长环境改善。
      辰溪县检察院联合妇联等部门,成立晨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,创立了“监督考察+精准帮教+督促监护+教育指导+跟踪回访”五位一体工作模式。小花(化名)因涉嫌刑事犯罪,被辰溪县检察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,考验期8个月。该院未检检察官在对小花进行社会调查后,发现小花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父母监管、引导不到位。为了更好的教育、挽救小花,挽救这个家庭,该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后,向其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,并要求其父母接受为期3个月的家庭教育指导。在此期间,辰溪县检察院积极与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开展合作,建立小花父母、妇联工作人员、家庭教育指导师、检察官一对一帮扶小组,通过实地走访家庭情况,开展线上打卡学习+线下授课的教学辅导,检察官与妇联工作人员、家庭教育指导师共同帮助其父母完成了学习。
      “我很自责,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引导孩子学好。接下来,我会努力把这三个月的学习成果消化好、运用好,把孩子管好、教好。”在完成了学习后,小花父亲感慨的说道。
      “这段时间我也在反思,我也会在某一瞬间觉得自己走错了很多路,但现在这些都成为了我生命中宝贵的经历,我以后走的每一步都能够更加坦荡而坚定。”小花也在其向检察院提交的思想汇报中这样写到。


司法救助为困境家庭撑起“暖心伞”

      怀化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发挥好司法救助纾民困、解民忧、暖民心作用,尤其注重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,今年以来,全市检察机关共为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68.25万元。
      小红(化名)是新晃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的被害人,案发后出现害怕与人交流、有厌学情绪等情况,面临辍学风险。小红的家庭系原建档立卡贫困户,父母为残疾人士,基本没有收入,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助生活。该案被告人也系原建档立卡贫困户,没有赔偿能力。
       面对小红一家的困境,在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,新晃检察院作出司法救助决定,积极协调县政法委、县财政局,保证了司法救助金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放。与此同时,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为小红全家申请二类低保,联系县残联对其亲属进行残疾鉴定,确认各项残疾对象保障措施落实到位;协调驻村工作队为小红父亲提供村公益岗位,每年补助7800元,同时将其纳入监测户名单,以产业奖补等方式鼓励其发展养殖业。

检爱同行 法治陪伴护成长

      “之前有检察官老师到学校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,不能让不认识的人抱,遇到了事情要告诉爸爸妈妈,要报警,当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,我就用我的电话手表先报警了。”2023年5月,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猥亵儿童案时,被害人娜娜(化名)跟办案民警说道。
      公安机关在接到娜娜报警后,第一时间开展了调查取证,在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后迅速将其抓获归案,这是沅陵县检察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一例成功案例。一堂堂用心又生动的法治课,一次次兼具趣味和“法味”的送法进校园活动,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内心逐渐生根发芽,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
近年来,怀化市检察机关不断加强检校合作力度,会同教育部门落实“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”,选派174名检察官担任195所学校法治副校长,沅陵县检察院、鹤城区检察院等单位成立法治宣讲团,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238场,对幼儿园、中小学(含职中)未成年学业阶段实现全覆盖。沅陵县检察院精心打造“小背篓·检爱护未站”,发挥检察机关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实践优势,多形式、多角度加强“检教合作”,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向纵深发展。
      未检工作不仅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怀化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遵循“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”,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,用心用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就像人民检察概念曲《我的答案》里的最后那句歌词一样“你问我未来会更好吗?我说会啊。血还热着,灯还亮着,你看,我们都还在呢。”用检察力量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,这便是怀化检察的答案。


责编:周玉意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